思耀国,“乡村CEO导师”、榆阳区首批头雁、陕西省“头雁”、榆阳区“头雁”协会会长,全国科技志愿者、中国农学会全国科普服务总队榆林市科普兴农分队队长、榆林市人大代表、榆阳区政协委员、榆阳区十佳“头雁”、榆阳区“头雁”领军型人才、,“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陕西省首批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名师”、“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跟踪服务教师”、“陕西省高素质农民专家”、榆阳区农业农村局特聘基层农技员、榆林市市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等荣誉称号,现任陕西省榆阳区耀国家庭农场农场主,榆阳区思路农机合作社理事长。
2013年,回乡创业的思耀国成立榆阳区耀国家庭农场, 他创新“大户带小户、基地带全村”模式,将零散耕地整合为机械化作业区,推动玉米、马铃薯单产提升30%。同时,成立思路农机合作社,为周边5个乡镇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托管服务,托管面积达3.5万余亩,使农民种地成本降低20%以上。
三产融合 延伸产业链条
农场种养循环闭环,构建了“饲草种植——湖羊养殖——有机肥还田”循环系统,实现亩均化肥使用量减少25%,湖羊成活率达98%,形成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产业链闭环。
科技赋能增效引入植保无人机、智能滴灌系统等技术,使病虫害防治效率提升5倍,节水30%。通过电商平台连接全国市场,2024年助农销售额达8000万元。
“今年,将农旅融合拓展市场,计划开发马铃薯花海观光、农业研学项目,年接待参观学习的学员超万人次,衍生消费收入突破百万元,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服务业协同发展。 ”思耀国描绘了今年一二三产融合与产业链延伸、激活县域经济动能的发展理念。
联农带农 实现利益共享
2022年,思耀国成为榆阳区首批“头雁”学员,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了培训学习。2024年,他又成为陕西省“头雁”继续参加学习培训。
学习使人进步,思耀国设计了“三带机制”实现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富裕。
技术共享——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农机服务,培训无人机飞手120人、农机操作员2000人次,技术辐射内蒙古、宁夏等省区,2024年全年培训学员4万人次火出圈。
订单保障——与3万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马铃薯、玉米收购价高于市场10%,降低农民市场风险。
股份合作——引导村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农场,2023年分红比例达净利润35%,惠及千户农户,推动多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长。
发展生态圈 融合发展模式
2023年,家庭农场服务带动周边农户,耕种面积达3.5万亩。实现年产值2000多万元,为群众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生产经验,农场也成长为“省级示范农场”,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和陕西省家庭农场典型案例。
2024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培训中心、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聘请思耀国为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省级跟踪服务教师。同年9月,榆林市农业农村局聘请思耀国为榆林市市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
耀国家庭农场“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融合发展模式,入选全国国家级家庭农场典型案例,被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与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编、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2年)》一书录入。
综上所述,引进新品种、探索新模式,使思耀国的家庭农场及他带领的合作社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让他与周边农户实现了共赢增收的目标,让思耀国及他领办的家庭农场获得了多项殊荣。今后,他将不断学习、抢抓机遇,推广应用新质生产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Copyright © 人民新闻 版权所有